最新消息

現在位置:首頁最新消息
2015/05/26
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發聲網暑期「拍片工作坊」報名資料
單位處室:輔導室
消息類別:活動與比賽
網址:http://register.fubonedu.org.tw/site07/content/ActivityDetail.aspx?aid=68

《參與對象》
 
(一)全台高中職同學,對於使用影像發聲有興趣者。
(二)共招募 84 人參加,分成動畫組(14 人)與劇情短片組(70 人)兩系統分開招生。
 
※營隊以鼓勵晉級的方式,分成兩階段:
第一階段基礎課程,將個別報名之學生分成七人一組,並依照學生學習狀況、團隊表現 以及創作出之劇本,從十組劇情短片組中取六組,及兩組動畫組中取一組進入第二階段進階班。 
 
 
《活動時間》
 
營隊兩階段課程時間如下(報名者請先確認兩階段時間皆可「全程」參加才報名)
 
第一階段課程 8 月 3 日上午 10:30 至 8 月 6 日下午 17:00。 
形式:大型團體課程,分組討論創作 
地點:臺中逢甲大學校內
住宿:逢甲大學學生宿舍
第二階段課程 8 月 10 日上午 10:30 至 8 月 13 日下午 17:00。 
形式:建立拍片劇組 
地點:臺北富邦文教基金會
住宿: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 51 號 B1(青年旅館)
 
*活動皆由參加者自行至指定地點集合,並需全程住宿。
 
《營隊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課程:
(一)創意開發課程 
由簡單暖身活動,融合劇場概念,透過創意跟想像力的遊戲,活動肢體,期待發掘自身不同感官的特別體驗。
(二)影片觀賞 
挑選出適合的短片,在觀賞的過程中從影片最初的發想開始做討論,進而討論影片的結構,內容,表達手法,後製等不同階段的創作歷程,期待提升學員對於觀看影片的敏感度,以及透過觀看好的作品從中學習。
(三)劇本創作 
專業的電影編劇陪同學員從劇情的交代,故事性,還有細節的安排產出一份完整的劇本。
 
 第二階段課程:
(一)劇本訓練 
邀請專業導演協助同學進行劇本的發想以及如何思考一份可執行的劇本,在劇情以及人物設定包含場景設定上的基礎概念一直到完整的過場設定以及劇情的起承轉合。
(二)鏡頭語言與分鏡表 
針對鏡頭語言之運用與分鏡表的繪製進行課程講解,希望學員可以具備基本的影片製作前置作業能力,並透過實際範例的觀看了解鏡頭語言之運用可以如何幫助影片之成品更加精采。
(三)影片製作技巧教學 
藉由結構性的課程設計,讓學員從攝影概念開始接觸影像世界,緊接著學習影像敘事方式,並學習剪接入門技巧。並邀請專業導演擔任監製,規劃創作時間表,指導學員將劇本轉換成拍片腳本,完整的製作分鏡圖。
(四)短片實作 
讓參與學員跟著指導的監製落實所學的影像技巧,並實際進行劇組的分工,各司其職完成一支10分鐘以內的短片,體會影像產製的完整過程。
 
《報名方式》
1.報名日期 2015 年 5 月 18 日至 2015 年 6 月 12 日,請上青少年發聲網填寫報名表以及詳填報名網站上的問卷。
2.本次營隊分兩階段課程進行,因此請報名同學衡量自己時間是否能夠全程配合, 並且確實與家長進行溝通,不接受中途離開參加其他活動再返回,或只參加部份課 程等來去的申請。尊重主辦單位也尊重其他報名的同學,若於營隊過程中才提出無 法全程參加,保證金將不予退還,且取消個人與小組進入第二階段課程的機會。
◎於 6 月 18 日公佈入選學生名單,並以電話通知繳費以及其他課程相關準備事項。
 
《活動費用》
 
本活動課程費用為 9800/人,學生自付 1000 元,其他由富邦文教基金會補助須另繳交 1000 元保證金,保證金於營隊結束後完成影片創作並繳交完成時將全數退還。
 
《講師介紹與監製陣容》
 
☆劉長灝-
現任紙風車基金會企劃經理、綠光表演學堂堂主、政治大學 EMBA、AMBA《戲劇與創 意開發課程》教師、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駐校藝術家,豐富的電影表演及製作編 導的經驗,曾任《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演員、侯孝賢導演之《尼羅河女兒》、《悲 情城市》攝影助理,擔任青島超群影視基地編劇、副導暨後期製作導演,並曾擔任 音樂工作室總經理。
 
羅北安-
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后赴美國深造,獲美國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戲劇碩士學位及美國演藝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Dramatic Arts)表演學位。集舞台劇導演、編劇及演員身分於一身的台灣資深劇場大師,同時是知名電影及電視演員。
 
☆王國光-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創作範圍廣泛,作品包括電視劇《寶島少女成 功記》、《命中注定我愛你》、《比賽開始》;電影短片《愛瑪的晚宴》、《雨過天晴》 與電影長片《六號出口》。常受邀至大學傳播學院擔任編劇講座講師。
 
☆易智言-
1959年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電影碩士,現為電影與電視導演。電影代表作品有《寂寞芳心俱樂部》、《藍色大門》以及《行動代號: 孫中山》等,《藍色大門》曾入選坎城導演雙週單元以及多個國際影展競賽項目,而《行動代號: 孫中山》則獲第51屆金馬獎獲得最佳原著劇本獎、大阪電影節最佳電影。執導的電視劇作品《危險心靈》曾獲金鐘獎「戲劇節目獎」等獎項。
 
☆黃嘉俊-
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MFA〉。在拍片工作之餘同時進行劇本、電影、 攝影及藝術創作。作品風格溫暖清新,卻有深刻沁人的厚度力量,期待以平易的語 調,寧靜改變世界。紀錄長片《飛行少年》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台灣國 際紀錄片雙年展最佳觀眾票選獎、映像公與義紀錄片首獎。《想念的方式》獲台灣 兒童國際影展開幕片、紀錄短片。新作《一首搖滾上月球》獲 2013 台北電影節觀 眾票選獎。
 
☆郭樂興-
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公共電視外景導演。經歷電視企劃製片與攝影工作, 為資深電視企劃製片。長期與林育賢導演合作紀錄片拍攝工作。導演紀錄片作品有《夢的軌跡》、《六局下半》。攝影作品有《街頭風雲》、《象男孩與機器女孩》、《遺 失的微笑》、《種樹的男人》。
 
☆李建成-
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畢業。目前為逢甲大學通識教育 中心祕書,曾任喬治高職電影電視科專任教師、指導高職學生影視作品,入圍多項 影展。紀錄片《我希望─員山戲夢少年》獲得新聞局「優良公用頻道節目獎勵活動」 特優獎,《走... 該往哪裡走》獲得新聞局金穗獎最佳紀錄片類優等獎。
 
☆吳和璞-
紀錄片導演、公視《黑狗來了》攝影,紀錄片《一夜》獲得 2009 勞工金像獎佳作。 近期擔任多部紀錄片攝影如《縱行囝仔》,該紀錄片是在說一個尋找「家」的故事, 挑戰 3000 公尺高山的拍攝;另擔任東港迎王祭典為題材的紀錄片《魯笠》的攝影,獲得第 35 屆金穗獎最佳紀錄片。
 
☆宋松齡-
資深影像工作者,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細,曾服務於魔奇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擔任企業形象影片、電視節目、廣告影片及政府宣導影片的導演,作品有:文建會《臺灣文學數位導讀》、Discovery《臺灣人物誌》西瓜大王。公視第五屆小導演大 夢想《放學後的秘密》影片監製,該片獲得兒童影展最佳兒童評審大獎。
 
☆謝珮雯-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動畫所畢業。現任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多媒體動畫系講師,作 品《方向》獲得高雄市電影節評審大獎、南瀛美展動畫優選;《腦內風暴》獲金穗 獎最佳動畫 DV、南方影展最佳動畫片並入圍 2004 法國 Annecy 安錫國際動畫影展。